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第八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 2006/11/09 00:26:42

 

 

第八次:东方风来满眼春

 

    三十三、新年出京:不平凡的举动。他坐在南行列车上,纵观世界形势,思考中国未来,运筹着大计方略。

   

    历史刚刚跨进新的一年——1992年。

    1月17日,农历腊月十三。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出,向着南方奔驰而去。

    这是一趟没有编排车次的专列。除了中枢机关和随行人员之外,谁也不知道此趟专列载的是什么人物;包括中枢机关和随行人员在内,谁也不曾料到这趟专列的南方之行将会载入史册。

    专列上的主人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普通公民,一位并不普通的普通公民。

    他虽已是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身体健康。他那宽阔的胸怀,睿智的头脑,他的雄才大略,他的远见卓识,他的刚毅品性,早已遐迩闻名,为世人所钦佩。

    他选择新年伊始出京,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刚刚开始的1992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将要召开,它将是继往开来的一次重要的大会;“八五计划”进入第二年,结束治理整顿后的国民经济将迈向新的台阶;距离2000年已不足10年,实现第二步目标的任务更加迫切;香港回归祖国的“97”大限指日可待,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愈益显得重要……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形势来看,都是发展和壮大我们自己的大好机遇。

    此刻,他坐在南行列车上,回顾1991年,展望1992年,纵观世界形势,思考中国未来,运筹着大计方略……

    他,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车轮滚滚,专列穿过华北平原,越过中原大地,过黄河,跨长江,于1月18日到达武昌。

    大江东去,鹤楼雄立,武汉三镇曾经是多少志士仁人、革命先辈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地方。

    邓小平此次南行,目的地是广东。因此,出发前没有向沿途各省打招呼,也不想惊动地方负责人出来迎送。

    这一天,停车武昌,是因为有话要讲。电话打到湖北省委,把省委书记关广富、省长郭树言请到车站。

    专列在武昌停留了短短20分钟。邓小平在站台上一边散步,一边向关广富、郭树言做了言简意赅的重要谈话。

    邓小平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毛主席不开长会,文章短而精,讲话也很精练。周总理四届人大的报告,毛主席指定我起草,要求不得超过5000字,我完成了任务。5000字,不是也很管用吗?我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

    这席话决非无缘无故讲的,而是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近来形式主义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会议多、文件多,简直成了灾。打开电视机,新闻节目半数以上时间都是会议消息,许多领导干部已成了天天亮相的“电视明星”。未上电视的会议,更是无法统计。各种文件多如牛毛,上下传递川流不息。有一位省委负责人曾大发感慨,说他下乡一星期,回来时文件堆积成山,看文件成了最头痛的事。

    这个奠基,那个落成;这个开业,那个开幕;这里一周年、三周年,那里五周年、十周年;这里通车,那里通航……剪彩、揭幕、庆典,一个比一个盛大;酒会、宴会、招待会,一个比一个排场。

    花样翻新的大赛层出不穷。这个赛,那个赛,上上下下都在赛;企业赛、部门赛、系统赛、地方赛、全国赛,重重复复不断赛,赛来赛去,劳民伤财。

    名堂繁多的检查评比令人应接不暇。这个大检查,那个大检查,不吃不喝过不了关;这项那项评比,不送不请别想得奖。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邓小平向来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尤其反对会议多、文件多。

    早在1978年,根据他的建议,针对“文革”造成的弊端,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写进了“减少会议公文,提高工作效率”。

    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讲话指出: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会上讲短话,话不离题。议这个问题,你就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赞成或反对,讲理由,扼要一点;没有话就把嘴巴一闭。不开空话连篇的会,不发离题万里的议论。即使开短会,集体办公,如果一件事老是议过去议过来,那也不得了。总之,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

    “少讲空话,多办实事”,是邓小平一贯倡导的,也是邓小平的一贯作风。针对目前存在的形式主义,他向各级领导干部、向全党发出了忠告。

    邓小平的武昌谈话迅速传到北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月21日起草并向党中央、国务院呈递了《关于减少领导同志过多事务性活动的建议》。江泽民、李鹏当即批示同意。江泽民说:“此事群众反映十分强烈,要引起各级领导机关,首先是中央领导机关的重视。去年开了中央工作会议和八中全会,当前,关键是要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要转变作风,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扎实工作,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努力奋斗。”李鹏说:“最近一个时期国务院系统各种会议及其他事务性活动安排过多,有的会议时间过长,耗费了各级领导不少精力,应引起高度重视。国务院自己更要做出表率,大力精简和严格控制各种会议,提倡各级领导干部把精力放在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上去。”

    当列车南下行驶到湖南长沙站时,已是18日下午4时。

    列车停留10分钟。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等上车迎接。

    邓小平目光炯炯,神采奕奕,与熊清泉等一一握手,互致问候。熊清泉邀请邓小平下车散步,观光车站。邓小平高兴地答应,随即健步下车。

    长沙车站站台宽广、漂亮,在70年代仅次于北京车站。熊清泉介绍说,这是1975年整顿期间设计,十一届三中全会时竣工通车的。

    “这事,我知道。那年,万里当铁道部长。”邓小平举目观望站台、轨道,神态很是欢快。

    在漫步中,熊清泉简要地汇报了湖南工作。

    1991年湖南气候反常,多灾并发,春有倒春寒,冬有大冰冻,北有洪涝,南有大旱,再加蝗虫肆虐,风灾袭击,损失相当大。

    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全省党政军民千余万人参加抢险抗灾,危急关头都有共产党员站在前列,从而在大灾之年夺得了大丰收,粮棉油创建国以来湖南最高历史纪录,农业产品商品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

    邓小平满意地说:“不错嘛!这样大的灾害,不说第三世界国家受不了,就是发达国家也受不了。只有我们中国,依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战胜这么大的灾害。”

    熊清泉见邓小平兴致很高,重视情况汇报,又把湖南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目标做了简略介绍。邓小平高兴地说:“构想很好。实事求是,从湖南实际出发,就好嘛!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

    针对湖南前几年改革开放晚、步子慢的情况,邓小平严肃指出:“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经济发展要快一点,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那严肃的眼光隐含着一丝微笑。

    时间很快过去,就要开车了。熊清泉恳请邓小平返回时在长沙住一段时间。邓小平微笑道:“不麻烦了。”迎送他的同志们祝愿他健康长寿,他欢快地回答:“大家都长寿。”又高兴地向大家招手:“来,一起照个相。”

摄影师举起照相机。一声咔嚓,一个个温馨的笑脸拍下来了。这笑脸给湖南人民留下了希望与力量。

 

 

 

    三十四、小平同志说: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1月19日上午,专列到达深圳火车站。

 

  南国春早。一月的鹏城,花木葱茏,春意荡漾。

 

  上午8时许,在深圳火车站月台上,几位省、市负责人和其他迎候的人们,在来回踱步,互相交谈,他们正以兴奋而激动的心情等待着……来了远处传来火车的轰鸣声。接着一列长长的火车徐徐进站。时钟正指9时整,列车停在月台旁边。

 

  一节车厢门打开,车站服务人员敏捷地把一块铺着红色地毯的长条木板放在车厢门口。

 

  不一会儿,邓小平同志出现了人们的目光和闪光灯束都一齐投向这位领一代风骚的伟人身上。

 

  他,身体十分健康,炯炯的眼神,慈祥的笑脸,身着深灰色的夹克、黑色西裤,神采奕奕地步出车门。他的足迹,在时隔8年之后,又一次踏在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这块热土上。

 

  下车后,邓小平同志满面笑容地同前来欢迎的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市长郑良玉一一握手。握手时,谢非说:“我们非常想念您。”

 

  李灏说:“我们全市人民欢迎您的光临。”

 

  郑良玉说:“深圳人民盼望您来,已经盼了8年了。”

 

  简洁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全省、全市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想念和崇敬之情。

 

  邓小平同志同省市负责人登上一辆中巴,一直驶到下榻的市迎宾馆桂园。在这里恭候的市委副书记厉有为、市委常委李海东迎上前来,同小平同志握手并向他问好。

 

  千里迢迢,舟车劳顿,市负责人劝他老人家好好休息。

 

  但是,小平同志却毫无倦意。他说:“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想到处去看看。”

 

  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是创办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者,早在1979年4月,他在听取当时中共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后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次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并颁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中国经济特区就这样诞生了。深圳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开辟的最早的改革开放的试验地之一。它的发展情况,小平同志当然十分关注。1984年1月,小平同志曾到深圳视察过。一晃,8年过去了。深圳的面貌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老人家急不可待要亲自目睹一番。

 

  随行人员说,小平同志身体好,昨晚在车上休息得不错,既然他兴致高,就安排活动吧。

 

  在桂园休息约10分钟,小平同志和谢非等同志在迎宾馆内散步。

 

  散步时,邓楠向小平同志提起他在1984年1月26日为深圳特区题词一事。邓小平同志接着将题词一字一句念出来:“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一个字没有漏,一个字没有错。在场的人都很佩服他那惊人的记忆力。

 

  1984年,特区建设遇到不少困难和阻力,有些人对办特区持怀疑观望态度。是年1月24日,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顾委主任的邓小平同志,同王震、杨尚昆同志在中顾委委员刘田夫和广东省省长梁灵光的陪同下,到深圳视察,给深圳特区题了词,肯定了深圳特区的建设成就,肯定了办特区的方针是正确的,给了特区建设以决定性的支持,坚定了人们办特区的决心和信心,使特区的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散步后,小平同志在省市负责人陪同下,乘车观光深圳市容。

 

  车子缓缓地在市区穿行。这里,8年前有些还是一汪水田、鱼塘,羊肠小路,低矮的房舍。现在,宽阔的马路纵横交错,成片的高楼耸入云端,到处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小平同志看到这繁荣兴旺、生机勃勃的景象,十分高兴。正如他后来说的:“8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

 

  小平同志边观光市容,边同省市负责人亲切交谈。

 

  当谈到办经济特区的问题时,小平同志说: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车子行至火车站前,邓林指着火车站大楼那苍劲有力“深圳”两个大字对小平同志说:“你看,这是你的题字,人们都说写得好。”

 

  邓楠打趣说:“这是你的专利,也属知识产权问题。”说得小平同志笑了起来。

 

  当谈到经济发展问题时,小平同志说:亚洲“四小龙”发展得很快,你们发展也很快。广东要力争用20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停了一会儿,小平同志又补充说: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汽车转弯向南,驶上一条更宽阔、更高级的新建马路———皇岗路。车速加快,瞬间即到了皇岗口岸。邓小平走下汽车,来到皇岗大桥桥头。向南望去,深圳河那边,香港新界的落马洲依然是乡野景象;回首北望,海关大楼、边检大楼、检疫大楼巍然耸立,上百个汽车通道依次排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深圳的经济发展,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日益增多,原有的罗湖桥、文锦渡、沙头角等口岸愈来愈不能适应需要。经有关方面和香港商定,在深圳的皇岗和香港的落马洲之间,兴建一个新的口岸,由广东省、深圳市与港商三方合资的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皇岗口岸共耗资人民币3.1亿多元,港币5000多万元。

 

  皇岗边检站站长熊长根向小平同志介绍说:皇岗口岸1986年5月动工,1989年12月29日建成开通,有180条通道,全部开通后,出入境旅客每天最高可达5万人次。在联检大楼旁边,有小车检查出入境通道各30条,大车检查出入境通道各4条。在监管区东侧,是货检区域,宽阔的场地上,分别向东、向南排列着货车检查出入境通道上百条,每天通过出入境货车最高可达5万辆次。

 

  望着如此宏大、如此气派的口岸设施,邓小平满意地笑了。

 

  看过皇岗口岸,乘车返回市区。邓小平显得很兴奋,一路与省市负责人交谈。

 

  国贸中心大厦,高高耸立,直插云霄。这是深圳人民的骄傲。深圳的建设者曾在这里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纪录,成了“深圳速度”的象征。到深圳来的中外人士,总要登上楼顶的旋转餐厅,远眺深圳城市的景色。

 

  1月20日上午9时35分,小平同志在省、市负责人陪同下,来到国贸大厦参观,该大厦的女职工,整齐地站在两旁,鼓掌欢迎小平同志,并齐喊“邓爷爷好”小平同志高兴地向她们招手,并鼓掌致意。

 

  在53层的旋转餐厅,小平同志俯瞰深圳市容。他看到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很是高兴。

 

  坐下来后,他先看一张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图。接着,李灏向小平同志汇报深圳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情况。李灏说,深圳的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4年,人均收入为600元,现在是2000元。改革开放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他还说,这些年来,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是同步发展的。深圳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并且充满信心……听了汇报后,小平同志和省市负责人做了较长时间的谈话。小平同志充分肯定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然后,他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小平同志又说,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

 

 

 

    三十五、老人家指着窗外的一片高楼大厦说,深圳发展这么快,是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

   

    小平同志思路清晰,记忆力强。他谈笑风生,有时一两句幽默的话语,引得大家发出一阵阵笑声。在场的省、市负责同志聚精会神地聆听他老人家的谈话,不时还插上几句,谈话气氛轻松活跃。

    小平同志侃侃而谈,他还谈到中国要保持稳定;干部和党员要把廉政建设作为大事来抓;要注意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等重大问题。

    在谈话中,小平同志强调要多干实事,少说空话。他说,会太多,文章太长,不行。谈到这里,老人家指着窗外的一片高楼大厦说,深圳发展这么快,是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

    小平同志精神健旺,谈兴甚浓。在国贸大厦旋转餐厅,老人家谈话约谈了30多分钟,使在场的人深受教育和鼓舞。

    群众在尽情地鼓掌,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国贸大厦。这掌声,表达了群众对倡导改革开放政策的小平同志的爱戴和崇敬;反映了群众对身受其惠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坚信和拥护。

    小平同志非常高兴,满面笑容地频频向群众招手致意。整个场面十分热烈,呈现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人民群众融洽无间的动人情景。

    离开国贸大厦后,小平同志乘车去深圳先科激光公司参观。先科激光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引进荷兰飞利浦公司的先进生产技术,是我国目前惟一的生产激光唱片、视盘和光盘放送机的公司。江泽民、李鹏、王震、田纪云、刘华清等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人曾先后到过这里视察。

    车子到达先科激光公司时,该公司董事长叶华明等人迎上前去,和小平同志热烈握手。

    有人介绍说,叶华明是叶挺将军的儿子。

    小平同志握住叶华明的手亲切地问:“你是叶老二吧?”

    “不是,我是老四”,叶华明伸出四个手指回答说。“啊,我们快40年没见面了。”小平同志深情地说。“是的,我那时是小孩,现在50多岁了。”“你弟弟叶正光在哪里工作?”小平同志对革命家的后代十分关心。

    叶华明说:“在海南岛。”

    原来,叶挺将军于1946年不幸飞机失事遇难后,叶华明于当年5月离开延安直到1953年,叶正光于1952年到1960年,都是生活在聂荣臻元帅家里。小平同志同聂帅常有往来,所以那时见过他们兄弟俩。

    在公司贵宾厅,小平同志听取了关于公司情况的介绍,先科激光公司于去年10月12日正式投产,使我国继荷兰、日本、美国之后,成为第四个能够生产激光视盘、唱盘的国家。该公司可年产激光唱片500万张,视盘150万张,激光视盘、唱盘放送机5万台。

    邓楠拿起一块闪光锃亮的激光视盘给小平同志观看。这种如镜子般的盘片,能储存10.8万帧色彩逼真的清晰图像,可长久保存,永不磨损。小平同志听了,十分感兴趣,问:“是什么材料?”公司的同志答:“塑料上面镀一层银。”

    小平同志又兴味盎然地看了激光视盘的特性、音响效果、功能和检索能力的表演。当他看到传记资料片《我们的邓大姐》时,对身边的广东省委书记谢非说:“我今年88岁,邓颖超同志和我同年,都是1904年生的。我是8月出生,她比我约大半岁。”

    小平同志出生于1904年8月22日,家乡是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

    小平同志接着说:“邓颖超同志是河南人。”他女儿邓楠说:“不,她是广西人。”

    小平同志纠正说:“她的原籍是河南。广西是她出生和长大的地方。”小平同志对邓大姐十分熟悉。

    接着,公司一位四川籍的业余歌手赵敏,为小平同志演唱了一首卡拉OK《在希望的田野上》。小平同志对他这位老乡的歌喉及音响效果十分赞赏,听完后带头鼓掌。一边起身,一边说:“很好,我听得很清楚,不走调,音响效果不错。”

    从贵宾厅出来到激光视盘生产车间,经过30米长的过道,许多职工在过道旁热烈鼓掌欢迎小平同志。

    小平同志问:“这些职工多大年纪?”

    叶华明答:“大多数是25岁到30岁,由全国各地招聘来的,大部分是科技人员。”

    小平同志听了高兴地说:“很好,高科技项目要让年轻人干,希望在青年人身上。”

    在激光视盘生产车间,当叶华明介绍他们每年要生产一部分外国电影激光视盘时,小平同志问:“版权怎么解决?”

    叶华明回答说:“按国际规定向外国电影公司购买版权。”

    小平同志对此表示满意:“应该这样,要遵守国际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

    小平同志边走边问,对公司的情况问得很仔细,他还问及原材料是否进口?我国目前能否生产?产品质量怎样保证等等,公司负责人一一做了回答。

    当小平同志看到几位女工正在擦拭刚生产出来的激光视盘时,便停下来问:“你们是什么地方人?”女工们回答:“汕头人。”小平同志笑着说:“我一看就知道你们是广东人。”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临离开车间前,小平同志问到公司今年的生产目标。叶华明说:“今年要生产50万张激光视盘,250部激光视盘电影,国产片和外国片一样多,其中还有科教片和一部分卡拉OK。总产值可达3亿多元,利润8000万元。”小平同志高兴地说,很好,希望你们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在驱车回迎宾馆途中,小平同志和陪同的负责同志亲切谈话。

    小平同志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儿,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儿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

    他接着说,不发达地区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

    当深圳市长郑良玉汇报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好时,小平同志说,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可以搞上去。我们完全有能力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好。

    小平同志还谈到要尽快把经济建设抓上去。他说,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儿,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1月22日,边城深圳阳光明媚,仙湖植物园内春意盎然。今天,小平同志和杨尚昆主席带领两家三代人到仙湖植物园种树和游览,给园内园外带来了无尽的喜悦。

    仙湖植物园为深圳市“六湖”(东湖、银湖、香蜜湖、西丽湖、石岩湖、仙湖)之一,以其梧桐山之高、仙湖之美、沟壑之幽、岩石之奇、树木之秀,在“六湖”中后来居上。棕榈园里,椰林婆娑,葵林处处;百花园中,繁花似锦,蜂飞蝶舞;集竹类大全的竹园,流绿滴翠,千姿百态;水景园中,芙蓉出水,莲荷斗艳;峡谷幽溪,流水潺潺,古树遮天;梧桐山上,远可眺香港新界,近可观罗湖、沙头角……其情其境,胜似仙境。

    上午9时45分,小平同志在省、市负责人陪同下,来到仙湖植物园。随同前来的有他的夫人卓琳、女儿邓林、邓榕和小孙子。随后,邓朴方同志也来了。

    先到这里的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小平同志热烈握手。接着步入展览厅,观看仙湖植物园模型。小平同志听了关于植物园的情况介绍后,高兴地说:“植物园大有可为。”

    杨尚昆主席是1月21日到深圳视察的。两位老战友在仙湖植物园相逢,自然高兴万分。

    “我们在一起几十年口罗。”小平同志深情地说。

    “我们是1932年认识的。”杨尚昆说着扳起指头数起来,“四二、五二、六二……九○,六十年了!”

    这时身背三部相机的杨绍明走过来,握着小平同志的手:“邓伯伯,新年好!”

    邓榕说:“他是全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呀!”

小平同志幽默地说:“你们杨家有两个主席口罗!”全场大笑起来。

 

 

    三十六、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小平同志和杨尚昆一同步入室内观赏植物区。这是一个大温室,培育着古今中外种类繁多的珍稀植物,林林总总,使人目不暇接。

    他们首先观看据说距今有一亿五千万年的恐龙时代的树种——桫椤。

    小平同志说:“还有一种古代树种,叫水杉,现在全国都有了。有一棵很大的,在三峡附近。”说着,他还用手比画一下。

    植物园负责人陈覃清说:“是的。水杉树种距今约7500万年,是在三峡附近湖北省境内发现的。”在场的人都很佩服小平同志丰富的知识和记忆力。

    接着,小平同志和杨尚昆仔细观赏其他植物,兴味极浓。

    小平同志指着光棍树问:“为什么叫光棍树?”植物园负责人回答:“因为它不长叶子。”

    在湘妃竹、人面竹、方竹前,小平同志伫立观赏。植物园负责人介绍说,毛主席的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中的斑竹,就是指这种湘妃竹。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妃子逃难到九嶷山,哭得很伤心,一滴滴泪水滴在竹子上,就成为现在的湘妃竹。

    小平同志说:“成都竹子很多,有红的、紫的、黑的,也有方的。”植物园负责人说:“成都的望江公园各种竹子都有。”在场有人说:这里有的竹子就是悄悄地从成都“弄”来的。

    小平同志开玩笑说:“这也属知识产权问题啊,我是四川人,要你们赔偿啊。”周围的人全都笑起来,观赏植物区里笑语声喧。

    小平同志被这些珍稀植物吸引住了,他观赏得很仔细,注意听介绍,还不断提问。

    从观赏植物区出来,小平同志和杨尚昆等人向大草坪走去。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满眼是青山绿水,茂林修竹,小平同志感到心旷神怡,他高兴地同家人在这里合影留念。

    10时10分,小平同志和杨尚昆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种下一棵长青树——高山榕。小平同志和杨主席挥锹培土。接着,小平同志的家人也拿起铁锹,使劲地将土铲到树根上。然后,小平同志和小孙子一起端起个红色的小水桶浇水。

    杨尚昆同小平同志一家栽好树后,又领着自己一家在不远处种下另一棵高山榕。杨主席和家人一起培土、浇水,动作非常敏捷。

    小平同志和杨尚昆同志在这里种下长青树,给深圳增添了无边春色,也将为子孙后代造福遮荫。深圳人民一定会记住这个日子,记住他们为建立新中国、为改革开放所做的卓越贡献,记住他们对深圳特区的关怀和支持,记住他们那长久而深厚的友谊。

    1月22日下午3时10分,小平同志和杨尚昆主席在市迎宾馆接见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的负责人,亲切地同他们一一握手。

    接着,小平同志和杨主席同深圳市五套班子的负责人合影。合影时,坐在前排的有:小平同志、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广州军区司令员朱敦法、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广东省委副书记郭荣昌、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市长郑良玉、市委副书记厉有为。

    合影后,人们都围拢过来,同小平同志握手,小平同志亲切地和大家交谈。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握着小平同志的手,向他问好,并邀请他1997年访问香港。小平同志连声说:“好,好。”

    广州军区司令员朱敦法中将向小平同志敬礼、问好。

    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向小平同志介绍说:“朱敦法同志在淮海战役中是个连长。”

    小平同志笑笑说:“那时还是个娃子哩。”

    在淮海战役这场波澜壮阔、规模宏大的人民战争中,负责淮海前线一切事宜、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的总前委,由邓小平任书记。

    今天,小平同志对省市负责人做了重要的谈话。

    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

    李灏说,深圳特区是在您的倡导、关心、支持下才能够建设和发展起来的。我们是按您的指示去闯、去探索的。

    小平同志说,工作主要是你们做的。我是帮助你们、支持你们的,在确定方向上出了一点力。

    小平同志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在谈话中,小平同志还谈到: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在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中,不搞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等等。

    时间过得真快,小平同志在深圳,一晃几天就过去了。1月23日,小平同志在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的陪同下去珠海特区。

    上午8时30分,深圳市负责人以及警卫、服务人员,在市迎宾馆热烈欢送小平同志。人们都依依不舍,多么希望小平同志能在深圳多住几天啊。

    小平同志和市负责人一一握手告别。

    同车前往蛇口送行的有李灏、郑良玉、厉有为等。

    车子在宽阔的笋岗路向蛇口驶去。在车上,小平同志和省市负责人亲切交谈。

    李灏向小平同志简要地汇报深圳改革开放的几个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放开一线,管好二线,把深圳特区建成第二关税区;加强法制,依法治市,加强立法执法工作;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的三个郊区等等。

    小平同志听了后说,我都赞成,大胆地干。每年领导层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不断总结经验,至少不会犯大错误。

    李灏说:“您讲的非常重要。我们要争取少犯错误,不犯大错误。”

    小平同志说:“我刚才说,第一条是不要怕犯错误,第二条是发现问题赶快纠正。”

    谈着谈着,车子到了蛇口。车子在蛇口一个地方停了几秒钟,邓榕指着远处的“海上世界”对小平同志说:“这是海上世界,是您给题的名。”

    车子接着到赤湾港,缓慢地行驶。小平同志坐在车上察看赤湾港码头。

    李灏介绍说,赤湾港在蛇口里面,可停泊3.5万吨的船,准备建成停泊5万吨船的码头。妈湾港在蛇口外面,可停泊5万吨的船。深圳东部、西部都有港口,去年吞吐量达1400万吨,将来要达到上亿吨。

    车子到达蛇口港码头。下车前,李灏对小平同志说:“您这次来,深圳人民非常高兴。我们希望您不久再来,明年冬天来这儿过春节。”

    小平同志下车后,同前来迎接的珠海市委书记、市长梁广大握手。

    然后,小平同志同深圳市负责人李灏、郑良玉、厉有为一一握别。

    小平同志向码头走了几步,突然又转回来,向李灏说:“你们要搞快一点!”

    把握时机,快一点将经济建设抓上去,这是小平同志对深圳的期望,也是时刻萦绕在小平同志心头的一件大事。

    李灏说:“您的话很重要,我们一定搞快一点。”

    上午9时40分,小平同志乘坐的轮船离开蛇口港。

    1992年1月19日到23日,小平同志在深圳的这段日子,是极不寻常的日子,它将永远记载在深圳建设的史册上,永远记忆在深圳人民的心坎里。

“东方风来满眼春”。小平同志来到深圳,使深圳进一步涌起改革开放的春潮。小平同志在这里发表的许多重要谈话,对深圳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十七、听完汇报,小平同志提醒说: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1992年1月23日上午,风和日丽,辽阔的珠江口微波荡漾。

    邓小平同志结束了在深圳的考察,登上了海关快艇,启程来到珠海。

    专程前来迎接的珠海市委书记、市长梁广大和市委副书记黄静一见到小平同志,就激动地握着他老人家的手说:“我们盼您盼了很久啦!珠海人民盼了您很久啦!”

    小平同志微笑着说:“我也希望来看看。”快艇劈波斩浪,在浩瀚的伶仃洋划出一道浪花飞溅的银链。在船舱中,小平同志坐下后,陪同的广东省委书记谢非便打开了广东省地图。小平同志戴上老花镜,一边看地图,一边听谢非和梁广大同志汇报改革开放和试办特区给广东和珠海带来的可喜变化。

    1984年1月,小平同志曾来广东和珠海视察。当时,全国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如今,南粤大地已旧貌换新颜。深圳、珠海这两个位于珠江口两岸的经济特区勃发生机,由边陲小镇突变为充满现代气息的海滨新城,成为世人瞩目的地方。珠江三角洲同样以现代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富裕的地方之一而名扬中外。粤西、粤北地区和经济比较后进的山区,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奋起直追。一个由沿海向内陆山区递进的全方位开放架构已经形成,由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进地区的发展已成为南粤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

    谢非同志汇报说,广东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指经济发展比较快的珠江三角洲;“第二世界”是指发展中等的粤东、粤西平原地区;“第三世界”是指大片山区。广东正努力缩小贫富地区差距,力争在下世纪初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

    小平同志说:“要得。”

    在听完谢非、梁广大同志的汇报后,小平同志谈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的改革和经济特区的创办,再次强调要争取时间,抓住机遇,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提醒说: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

    快艇已经接近珠海市九洲港,小平同志站起来,望着窗外烟波浩淼的伶仃洋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就是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整整8年,当小平同志第二次来珠海视察时,这里已成为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花园式海滨城市。

    小平同志在梁广大的陪同下,驱车浏览珠海市容。

    “我记得以前这里有一座小桥,一条小路,现在没有了,变了。”小平同志指着景山路昔日的白河河桥说道。他在回忆8年前的珠海。

    当汽车驶近珠海影剧院时,小平同志又指了指窗外说:“我1984年来这里时,记得有一座大房子,现在都盖上新大楼,变化真大呀!”这位88岁高龄的老人家记忆依然是那样清晰,令在场的珠海市领导们感到钦佩不已。

    是啊!8年间珠海的变化太大了。1984年小平到珠海视察时,景山路上除了刚落成的珠海宾馆和石景山旅游中心外,几乎没有其它像样的建筑群。那时的吉大地区还只是一片乡村田野。8年后的今天,吉大已成为珠海的旅游、金融、商业中心,还开发了两个工业小区。景山路也成为珠海市区最繁忙的主要交通干道之一。道路两侧的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和九洲城旅游购物中心已成了珠海旅游城中引人注目的人文景观。凤凰路是珠海历史的见证。建市前,珠海这条惟一的马路不过是一条初级公路。建市后,这条不过10米宽的道路铺着沥青碎石路面。直到小平同志1984年来珠海时,凤凰路两侧除了珠海影剧院以外,几乎没有一幢新建筑物。8年后的今天,凤凰路已改头换面,变为一条四车道的水泥道路。道路两侧的高楼几乎从头延续到尾,成为珠海最繁华热闹的地段。

    然而,珠海8年巨变岂止是景山路和凤凰路两侧的变化所能概括的。8年间,珠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多亿元,开发城区面积达60多平方公里。这每一方寸都凝聚着开拓者的汗水心血,闪烁着建设者智慧的光环。

    1984年初的珠海市区地图上,只有香洲和拱北两块弹丸之地遥相呼应,中间相隔的几十平方公里几乎是一片“空白地带”。而现在,珠海市区的版图已由香洲拱北两地出发在“空白地带”的中心吉大会师。然而又分别向前山、南屏、湾仔和唐家、金鼎两翼扩张延伸。这8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小区由一条绵延几十公里的环形绿化带道路串连起来,以自然山峦互为分割,形成了整体中有个性、个性集合成整体的“带状组团结构”的新型城市框架,体现出珠海这座年轻的城市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完美相结合的独特风格。

    梁广大市长向小平同志汇报了珠海市城市建设与众不同的构想,小平同志赞同地点了点头说:“这样搞很漂亮,有自己的特点。”

    参观市容中,小平同志对珠海城市建设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这里跟新加坡差不多呀,这么好的地方谁都会来,我要是外商的话,我也会来这里投资的。”

    漂亮而有特点,这正是珠海在特区城市建设中的执著追求。山与海是珠海的自然优势,珠海把如何保护这种自然优势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依据。珠海的城市建筑应既不挡海,也不挡山,保持大自然的景色。所以珠海的建筑群在空间布局上以多层为主,低层为辅,高层点缀,高中低形成了错落有致的空间构图,使青山绿水成为城市建筑群体的自然映衬,给人留下诗一般的意境。

    当小平同志在浏览珠海市容时看到一幢幢漂亮的厂房接连而过时,他高兴地说,现在总的基础不同了,我们10年前哪有这么多工厂。几个工厂是中等的水平。现在大中型厂子里头的设备多好呀,过去我们搞“两弹”必需的设备和这些比,差得远呢,简单得很,不一样啦!

    由此,小平同志再次谈到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这位以务实著称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扑朔迷离的中国经济风云看得十分透彻: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是1984年至1988年。这5年,首先是农村改革带来了许多新变化,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盖了大批新房子,而且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等“四大件”和一些高档消费品进入了普通农民家庭。那几年,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可以说,这个期间我国的财富有了巨额增加,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接着,小平同志说道,1989年开始治理整顿,我是赞成的,而且确实需要。经济“过热”确实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票子发得多了一点,物价波动大了一点,重复建设比较严重,造成了一些浪费。但是怎样全面地来看那5年的加速发展?那5年的加速发展,也可以称作一种飞跃,但与“大跃进”不同,没有伤害整个发展的机体、机制。那5年的加速发展功劳不小,这是我的评价。治理整顿有成绩,但评价功劳,只算稳的功劳,还是那5年加速发展也算一功?或者至少算是一个方面的功?如果不是那几年跳跃一下,整个经济上了一个台阶,后来3年治理整顿不可能顺利进行。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而后继续前进。

    小平同志对治理整顿的精辟论述,在珠海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谢金雄激动地说:“这些话太令人振奋了!都是我们想说的心里话。珠海特区从1984年以来所以有如此神速的发展,就是按小平同志说的那样,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而后继续前进。”

    小平同志指着一座漂亮的村民住宅,问道:“广东的农民收入有多少?”

    “去年全省人均收入1100元。”省委书记谢非答道。

    “我看不止这个数。”小平同志肯定地说,“如果是这个收入,盖不了这么好的洋房,买不起这么好、这么多的家当。这个算法不正确,有很多没有算进去。”

在珠海视察期间,小平同志几次和谢非、梁广大探讨这个问题。现在的农民每年到底有多少收入,这不是个单纯的统计数字。通过这个数字,总设计师要看看开放改革给中国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多大改善。而他们按这个速度发展,过上小康水平生活还得花多少年。那么,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又得花多少年呢。情系中华民族富裕,魂系神州大地强盛,早已从党和国家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小平同志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实在令人感动不已。

 

 

 

    三十八、“我的决策还有一点用处,我的主要用处就是不动摇。”

   

    小平同志马不停蹄在珠海视察。他不停地观看,不停地倾听,不停地思考。观看特区的变化,倾听人民的心声,思考中国的未来。他语重心长地对人们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倒退。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小平同志的这番话引起了珠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的共鸣。回顾1984年以来,珠海经济特区建设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梁广大感慨万千。

    1984年,珠海市委、市政府在小平同志视察珠海的精神鼓舞下,带领全市人民总结经验教训,迎来了特区建设的第一个高潮。但机遇对珠海人似乎格外地短暂。1985年,国家加强宏观控制,珠海市委、市政府从全国大局出发,对基建投资规模做出了3次调整压缩,从原来计划的17亿元压缩到7.4亿元,几乎剩下个零头。接踵而来的1986年,珠海市领导的负债运行模式因全国经济气候的大调整而到了不得不放慢速度减少借贷总量的地步,从而进入珠海特区建设建市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天无绝人之路,路是人走出来的。珠海人没有让困难吓住。几乎每个人都在反思,反思过去的经验教训;几乎每个人都在思索,思索走出低谷的路子。于是特区建设出现了一个“中中外”运行模式。从国外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设备,从内地筹集资金和管理人才,利用珠海特区的政策优势、地理优势共求发展。外引内联给珠海经济沉闷的气氛带来了一股充满生机的清风,特区建设开始复苏了,又迈开了前进的步伐。

    紧紧抓住时机不放,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绝不松劲。这就是珠海8年来加快特区建设步伐的指导思想。1988年9月,国家实行经济环境治理、经济秩序整顿,使珠海特区建设面临新的严峻考验。这一次珠海人变得成熟起来。他们没有惊慌,更没有气馁。市委连续召开会议,广泛听取各界意见,最后制定了“五个转变”的决策,促使特区经济发展向海外寻求舞台。于是,特区建设跃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接着到来的3年治理整顿中,珠海经济通过一方面加快企业外向型发展,一方面积极招商广泛吸纳海外资金,出现了持续高速发展的热腾局面。工业产值在1988年25亿元的基础上,到1991年实现了翻两番。

    试办特区以来,国家用于珠海投资不到3000万元,而珠海累计向国家上缴各种税利超过50亿元。

    1991年,珠海市农民人均收入、渔民人均收入、城镇干部职工人均收入分别比1979年增长5倍至8倍,提前步入小康水平。珠海人用自己的神奇般的美好现实,向世界证明小平同志倡导的试办特区、对外开放决策的英明伟大。然而,当梁广大在向小平同志汇报时说:“珠海今天的一切都是靠您的英明决策。我们是按照您指引的改革开放的道路走过来的。我们一定坚持把您的决策贯彻到底。”

    小平同志听后笑着谦虚地说道:“我的决策还有一点用处,我的主要用处就是不动摇。”

    1月24日上午9时40分,一列车队齐刷刷地停在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的大门前。

    小平同志在广东省领导谢非、朱森林、凌伯棠和珠海市领导梁广大等陪同下,从中巴上走下来,刹那间,掌声四起,小平同志愉快地向大家频频招手。

    厂长迟斌元是个魁梧的山东大汉,他激动地疾步走上前去,紧紧握着小平同志的手说:“我们全厂职工盼着您来啊!这是我们全厂职工的幸福。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们能够有今天,是您指引的结果。”

    小平同志听完后,微笑地摆摆手:“过奖了。”

    小平同志神采奕奕,显得特别愉快。看到工厂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他高兴地说,这几年,广东成绩很大,山东也不错,生机勃勃,还有江苏……小平同志肯定了这些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其实,生物化学工厂本来就够漂亮了,迟厂长这位摄影爱好者,尤其喜欢拍摄多姿多彩、色彩斑斓的花卉照片,走进生化厂就像走进一个艺术世界。电梯的四周是春意盎然的鲜花,走廊上栩栩如生的花卉照片,他们的接待室中总是摆着品位高雅的花瓶和充满艺术气息的插花。这一切静静地等待着小平同志的到来。

    原来,当迟厂长得知小平要来厂视察时,四处走动着,安排着,布置着,检查一系列的接待工作。

    随后,小平同志拿起装凝血酶的小药瓶,提出种种询问。小平同志对摆在桌上的“凝血酶”,看得很认真,很仔细。迟斌元向小平同志介绍说,现在这个厂生产的凝血酶,是种新的方法,从猪血中提取,成本降低了,效果很好,可以替代进口产品,为我国填补了一项空白。

    迟斌元告诉小平同志,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这个厂有一流的技术,已生产出了达到国家标准的产品,代替了进口产品,创造了一流的效益。

    去年,这家工厂仅80人,完成了3000多万元的产值,人均创税利达12万元。

    当小平同志听说“凝血酶”已成功地打入了国际市场时,赞赏地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这就要靠我们的科学工作者出把力,这样才能摆脱被人欺负的局面。

    迟斌元五十多岁了,经过“文革”的风风雨雨,多年来埋头在凝血酶的研制和产品的推广上。为了使人们了解凝血酶,他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去办讲座,办学习班,使这个产品由人们不了解到产品供不应求。凝血酶,凝血酶之中凝进了老迟多少心血、多少情感啊!今天听小平同志的一席讲话,老迟心头热乎乎的。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他是站在全民族的高度上看一个拳头产品的作用,看一个知识分子的作用和价值。迟斌元的心头如劲风鼓荡着的征帆,老人家对我们的期望重大啊!

    接着,小平同志兴致很高地参观了生化制药厂的试验室、生产车间。

    这儿可是“一尘不染”的世界,工厂窗明几净,分成“十万级净区”、“百万级净区”,工人上班时必须先沐浴、更衣,用药水泡手,经过风式消毒,才能走进“与世隔绝”的无菌区中。

    小平同志一行走过通道,工人们激动地向玻璃窗边拥去,想看清楚一点他们敬爱的老人,用掌声和手势表达真诚的情感。

    走过一个车间的门口时,小平同志对厂长和陪同他的省、市领导说,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应有一席之地,你们这个厂的发展成果就是一席之地的一部分。中国应该每一年有新的东西,每一天有新的东西,这样才能占领阵地。尽管我岁数大了,但我感到有希望,很有希望。这十年进步很快,但今后会比这10年更快。全国各行各业都要通力合作,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每一行业,都要树立明确的战略目标,我们过去打仗就是用这种方法。

    邓小平的眼光、思路和考虑问题的角度使迟斌元感到无比佩服,他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中国,中国,这两个字此时此刻像烙印在心头。当事业发达了,成功了,个人的机会纷纷涌来。台湾的有识之士希望迟厂长到澳大利亚去办一个工厂,那儿牧场成片,牛群很多,台湾一方出资金,迟厂长出技术。

    不去澳大利亚去新西兰如何?

    也有的外国懂行者出钱买项目,他们了解老迟这一类的厂长在国内的工资待遇情况,合作者是诚恳的:“老迟,要多少美元开个价。”老迟有老迟的想法。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是祖国把自己养大的,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国家目前还穷,我搞了好的项目就该好好地为改变这种现状出把力,走吗?于心不忍,应该留下来踏踏实实地做些工作。想想小平同志的教导,他觉得应该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拿出新的东西参与世界竞争,为中国争光而拼搏。在公司的墙壁上挂着一块写好的牌子,字迹十分醒目:国家利益来自企业效益,企业效益来自员工努力,个人利益来自国家富强。效益、利益、国家富强三者关系由职工努力的红线串了起来,小平同志仔细地看着这三句话,他停了下来,点点头:“很对!”

    告别的时候到了。

人们纷纷向小平同志挥手再见。汽车已发动了,小平同志向中巴走去。突然,他又停了下来,回身向大家殷切地嘱咐道:“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啊。”

 

 

 

    三十九、小平同志深情地说:“对国家要爱哟,中国要发达起来,中国穷了几千年了,现在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是时候了。我国各行业要共同努力,来证明可以干很多事。”

   

    1月25日上午9时35分,一个车队缓缓开来,停在线条流畅、气宇轩昂的仿真公司大楼前。

    当小平同志健步走进大厅,科技人员们礼貌地夹道欢迎,热烈的鼓掌声、问候声不断,瞬间汇成了欢乐的海洋。小平同志炯炯的目光环视着这么多的年轻科技工作者,愉快地笑着说:“祝贺,祝贺你们年轻人!”

    大厅布置得美观而肃穆,连夜从上海赶回来的仿真公司总经理游景玉坐在小平同志身边,向他介绍亚洲仿真公司的情况。在世界上,仿真技术是70年代才兴起的高科技技术,运用系统工程,采取模拟的方法解决航天、航海、军事、电站等复杂的行业训练人员的重大课题。

    小平同志看着年轻的博士、硕士和工程师们,沉思地问游景玉:“‘科技是生产力’这个论断你认为站得住脚吗?”

    怎么回答呢?

    在人类历史上,杰凯伊发明了飞梭,于是出现了手工业纺织业。哈格汉斯偶然见妻子珍妮的纺车翻倒在地时纺锭竖了起来,飞快转动,一个灵感产生了,设计出了八个纺锤的“珍妮”纺车,珍妮纺车开创了纺织工业。瓦特改进了旧式蒸汽机车,推动的是一个时代。而以电的广泛运用为标志,产生了第二次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游景玉想到古往今来,科学就是力量的现实,想到她出访日本、美国时看到信息时代,科技和发明给社会带来变化,尤其想到自己亲身经历的道路,她毫不犹豫地说:“我认为完全站得住脚,我们是用实践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小平同志点点头:“就是靠你们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游景玉身旁围满了记者和人群,这个问题也是她多年来不仅思考而且希望用行动来解决的问题。她两次去美国,无论是走进豪华的超级市场,还是在小商品市场转转,手里拿起的尽是些日本、南韩、新加坡的货,就连那些小东西、小玩艺儿也很少见中国制造的。每每这时,她有一种压抑感,心头感到不舒服,同时有一种冲动,她感到这些小商品,中国有能力做好,打入国际市场,中国更应该从科学的高峰上抓住主要的方面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样才能腾飞,才能超越,才能堂堂正正地屹立于民族之林。她看着小平同志,坦率而清晰地直抒胸臆:“我们的实践,我们过去的实践、现在的实践和未来的实践都会说明这个问题。”她的回答充满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气魄、能力和自信。

    小平同志宽慰地微笑着:“我相信这是正确的。”他的论断在这位卓有成就的女科学家的实践中得到了强有力的印证。

    游景玉是第一次见小平同志,从见到的那一刹那时,她觉得和这位伟人的心是那么相通,是那样亲近,她带小平同志参观公司,小平同志一站起来,她像女儿一样情不自禁地去搀扶着老人。

    “你是留美的吗?”小平同志问道。

    “我是代表我们国家去完成引进任务,在美国住的时间比较长。”

    小平同志敏捷而风趣地说:“是培训。”

    “我们公司还有不少人都是在美国经过不同的培训回来的。但是我们有个很坚定的意志,我们在中国一定会把高科技发展起来,在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一定能够很好发展起来。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科技一定能发展上去……”

    游总这肺腑之音是有感而发的。

    她告诉小平同志:“我们全公司不同年龄的知识分子的干劲和全体职工的干劲都是为了发展高科技这一目的。而且在珠海这样一个好的环境下,深得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要把民族科技搞上去!”

    小平同志:“你们要带头。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希望他们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希望大家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

    小平的四周围满了年轻的大学生。徐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那年才出生,26岁,刚出校门,他来到亚洲仿真公司,1989年“六四”风波时他还在浙江大学上学,他目睹了当时发生的一切。此时此刻,亲眼见到小平同志,亲身听到小平同志对海外知识分子的呼唤,对于留学生,不计较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来去自由……徐伟十分感动,感到小平同志这位终生献身于中国革命的伟大的政治家的胸怀,感到老人家爱护人才、希望加快中国建设步伐的热切愿望。

    小平同志在省委书记谢非、珠海市长梁广大、副市长雷于蓝、秘书长李焕池及其他领导同志陪同下向机房走去。

    小平同志问在身边的游景玉:“你今年多大啦?”“五十多一点。”

    “噢,正是当年。”

    机房高大宽敞,灯火通明。一台330MW、200MW的模拟火电机组正在微机控制下进行工作。一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大型火力电站的控制室,机架上信号灯忽明忽灭,灿若晨星,计算机屏幕上不时跳动着变化着的数字和图像。

    看到如此壮观的现代化大生产场面,小平同志显得十分兴奋:“我相信你们能在发展高科技方面带个头。”他竖起大拇指轻轻晃动着,双眼充满对这一代人的期望。

    游总详尽地向小平同志介绍亚洲仿真公司的历史,可以说,这个公司的发展速度是一个奇迹。公司于1988年8月在珠海诞生。1989年,公司的研制项目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建起了办公楼、现代化的机房和宿舍,共6000多平方米。他们边设计,边制造,有六套大型电站全仿真机在设计、制造之中。

    游总指着20万千瓦和33万千瓦的电站仿真机告诉小平同志说:“我们全公司只有102人,第一年,人均产值达20多万元。”

    小平同志敏捷而清晰地说:“重要的是水平。”

    过去,中国没有仿真事业,而在电站、航天、军事、航海等高、精、尖的技术行业的训练上急需仿真技术。仿真技术就是要运用系统工程,综合各种科学制造成逼真的太空舱、宇航船、航天飞机、潜水艇,逼真的军事指挥系统和石油开采、轧钢、冶炼系统……用模拟的手法达到以假代真的目的,这就需要在电子计算机软件、硬件方面,以及航天、航海等分门别类的领域中拥有高级专业人才,共同制造出各种仿真机。

    游总告诉小平同志,如今这两台制造好的火力电站仿真机正在测试阶段,不久,一台卖给四川,一台卖给河南。这种仿真机过去从美国进口,一台600多万美元,如今,我们按用户的要求来设计,同类机却只需五六百万元人民币,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外汇。更重要的是亚洲仿真公司追踪美国90年代的技术,在亚洲范围内处于比较先进的地位。游景玉告诉小平同志,公司百余人中80%以上是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高中级科技人员。

    小平同志静静地点着头,看着漂亮的工作场所,看着一台台电子计算机,看着一张张充满生气的脸,小平同志停住了脚似乎在想什么。他感慨地说:“你们现在的条件比50年代好得多了。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来,应该说,现在的科学家是很幸福的。”

    “我们是感到很幸福。”游景玉激动地说。

    小平同志走到了一台电子计算机旁,正在操作的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郑在峰站了起来,她有些害羞,怯生生地伸出了手,小平同志和蔼地和她握着手。在一边的浙江大学毕业的硕士生吴芳辉也站了起来,连忙向小平同志伸出手去。

    “我要和大家拉一拉手。”浓重川音里透出无尽的亲切,小平同志边说边伸出了手。

    顿时,人群沸腾了,在小平同志面前齐刷刷地伸出一排手臂,助理总经理冷楼博士和另外两只年轻的手不约而同地伸过去,同时握住了小平同志的手,冷楼感到小平的手温暖而有力。小平同志慈祥地笑着,走过来,从前排转到后排和大家一一握手,小平同志说:“我很高兴,我们有这么年轻的科技队伍。”

    小平同志沿着宽大的机房边走边看模拟火力发电机组,他对女儿邓榕开玩笑说:“我是看新鲜,越新越好,越高越好,越高、越新我就越高兴。我高兴,人民高兴,中国这个国家高兴。”

    游景玉由衷地对小平同志说:“我们全公司的人都在为贡献中华而努力。”

小平同志在机房西边拐角处停了下来,那双为民族、为11亿人民而忧、而思的双眼充满了深情:“对国家要爱哟,中国要发达起来,中国穷了几千年了,现在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是时候了。我国各行业要共同努力,来证明可以干很多事。”

 

 

 

    四十、“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从总的方面来说,没犯错误,我们跟着这个路线走,中国永远不会倒,不仅不会倒,而且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飞速发展。”

   

    拱北,是珠海特区最早开发的地区,芳园大厦是这一带最高的建筑物之一,距离澳门咫尺之遥,登上大厦最高层的旋转餐厅,即可俯瞰新兴的经济特区和有400多年发展历史的澳门。1月26日上午,邓小平同志视察了亚洲仿真公司后又驱车来到这里,并乘电梯上到29层的旋转餐厅。

    小平同志一边观赏窗外的拱北新貌和澳门风光,一边兴致勃勃地听取谢非、梁广大同志的汇报,并与他们亲切交谈。谢非同志说:“您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将变为现实。广东处在第一线,广东的情况怎样,影响很大,我们用自己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但这有个过程,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10多年的建设使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走下去。”

    小平同志思索着接过话题说,这10年来真干了不少事,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谁反对改革开放谁就垮台。说来说去,就一句话,坚持这个路线方针不变。反对的人让他去睡觉好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这次十三届八中全会开得很好,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一变就人心不安,人们就会说中央政策变了。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全局。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

    在谈到改革开放给珠海这个昔日边陲渔镇带来历史性的变迁时,梁广大同志汇报说,改革开放前,珠海不少人外流到香港、澳门。特区创办后,珠海人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逐步过上了富裕日子,不少外流的珠海人也陆续回来了。

    小平同志说:“这好嘛。”

    餐厅仍然在旋转,珠海建市10来年的突飞猛进正直逼开埠400多年的澳门。回顾几千年人类历史变迁,小平同志深沉地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是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沉思片刻之后,小平同志那双深邃的目光变得更加炯炯有神,他充满信心地再次对大家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从总的方面来说,没犯错误,我们跟着这个路线走,中国永远不会倒,不仅不会倒,而且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飞速发展。从历史长河来说,用那么100年,社会主义就会发展到中等水平。”

    1月27日上午,小平同志和杨尚昆、叶选平同志一起,来到内联企业江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这天,激动得一夜未眠的公司副总经理丁钦元,一大早便来到工厂。一路上他还在想着该如何向小平同志汇报“江海”7年的发展历程。

    上午10点15分,丁钦元正在向先行到达的国家主席杨尚昆、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汇报工作。这时小平同志在省、市领导谢非、郭荣昌、梁广大、黄静等陪同下,来到了江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平时宁静的江海厂区顷刻成了欢乐的海洋,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老丁正陪着杨尚昆主席,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杨尚昆主席非常理解老丁此刻的心情,急忙推了老丁一把笑着说:“你快去迎接小平同志呀!”

    当丁钦元快步走出时,小平同志乘坐的中巴已在厂区内停稳。当小平同志健步下车走入江海厂区时,丁钦元急忙迎上去,紧紧握住小平同志的手,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是啊,来珠海7年多,丁钦元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今天。如果说,当年老丁来珠海创业是小平同志亲自制定的试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激励着他,那么历经风雨坎坷后的今天,他要向小平同志诉说的感慨实在太多太多了。

    小平同志边走边微笑着向列队欢迎他的江海员工频频挥手致意。他问老丁:“你今年多大?”

    丁钦元拘谨地回答:“六十了。”

    “还年轻嘛。”小平同志幽默地说。一句话逗得丁钦元和其他随从人员笑了起来,丁钦元突然觉得自在多了。

    江海公司员工俱乐部的墙上每一面奖旗和奖状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它们是江海公司的荣誉,同时也是“江海”7年多创业历程的缩影。小平同志坐在这里,十分认真地听着丁钦元叙述“江海”的历史。

    1984年7月,江海公司从租用的日石房开始了自己的特区建设事业。艰苦的环境磨炼了“江海”人的意志,孕育出自觉、自立、自强的企业精神。凭着这种精神,江海公司在不到8年的时间里,创造出令同行瞩目的奇迹。公司创建两年半就收回了全部投资,并还清了全部贷款,企业经营效益7年间增长近30倍。在国家经济秩序治理整顿的3年间,依然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3年中公司产值增长连续翻番,去年达3.5亿元,出口创汇2600万美元。几年来,江海公司先后被评为省市模范集体、文明单位和省级先进企业、广东省企业管理优秀企业,并获得了国务院机电产品出口办公室和对外经贸部联合颁发的“七五”期间机电产品出口先进集体等称号。

    小平同志听了丁钦元的介绍十分高兴对老丁说,你讲得很好。特别是不要满足现在的状况。要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不断创造新的东西出来,才有竞争力。你们做的是高度的爱国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的贡献,感谢你们全体职工。

    小平同志在丁钦元的陪同下,慢慢地从生产线旁边走过,边走边认真听着老丁对每道工序的介绍。丁钦元告诉小平同志,车间里的工人绝大部分都是“打工妹”、“打工仔”。但在江海他们享有和其他职工一样的平等权利。为了让他们不仅从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意识到自己是企业主人,江海公司每年从他们中间评出20%的优秀分子,给予“荣誉股票”和“金牌职工”的奖励。获“荣誉股票”的职工不仅每年可以参与企业红利分配,而且到退休后仍可享受待遇;“金牌职工”则既发金牌,又发证书,如果犯了错误后还可以收回“金牌”。开展“荣誉股票”和“金牌职工”评选活动,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而且还推动了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小平同志对江海公司的这种探索十分赞赏。他充分肯定地说:“不是有人说姓‘资’姓‘社’吗?你们这个厂就是姓‘社’。”说着,小平同志转过身来对珠海市委书记、市长梁广大说:“你们这里是很好的社会主义。”顿时,周围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持续了很久。

    “你们这里是很好的社会主义。”小平同志的话不仅对珠海特区建设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彻底扫除了珠海干部群众心头难言的忧虑。从小平同志的话联想到珠海试办特区以来的风风雨雨,怎不使特区人心潮奔涌,感慨万千!

    从总装车间出来后,小平同志在丁钦元的陪同下又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模具车间参观。在车间的宣传栏前,老丁对小平同志说:“我们对工人管理采用的是工艺示教方法,也就是无声教育。这里的照片有表扬的,也有批评的。凡是工艺操作规范的,我们就照半身照贴出来给予表扬;凡是工艺操作不规范的,就拍工人操作不规范动作的部位,不照面孔,贴出来给大家看,提醒大家注意纠正。”小平同志听后,走近宣传栏,仔细看了看照片,笑了起来。站在一边的杨尚昆主席也好奇地走上前看了看,笑了起来。

    在回住地的路上,小平同志对梁广大同志说,这个厂总体方向是正确的,方法也对。看得出来,他们是从艰苦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要发掘人才,你们做得对。要不断造就人才,一年365天,都要做这件事,只要有人才,就可以创造出技术,事业就兴旺。

小平同志对江海公司评价那么高,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他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四十一、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快一点将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邓小平对江西和对全国的期望,也是时刻萦绕在他心头的一件大事。

   

    邓小平一路风尘仆仆,武昌、深圳、珠海,处处妙语连珠,播下春风万里,使神州大地又一次春潮涌动。

    1992年1月30日,江西吹来了春风。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之后乘火车去上海,这一天沿浙赣线从湖南进入江西境内。

    邓小平在新余车站下车,亲切地会见了在此迎候的江西省委副书记刘方仁。新余是一个有1700多年历史的新兴钢铁城市。今天,它以崭新的面貌迎接邓小平。邓小平在月台上稍事休息后,列车又继续向前方奔驰。

    “春风得意马蹄疾”。车轮以欢快、轻松的节奏,穿过南昌市区附近的向塘西站,穿过广袤的鄱阳湖平原,于当天下午3时40分,徐徐进入鹰潭车站,停靠在月台旁边。

    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吴官正正在这里迎候邓小平。

    一节车厢门打开,邓小平神采奕奕地走下车来,满面笑容地和毛致用、吴官正等一一握手。

    88岁高龄的邓小平,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步履稳健、轻松。他一边沿着月台缓步,一边亲切地和毛致用、吴官正谈话。

    毛致用在湖南工作期间,曾先后两次接待过赴湘视察的邓小平,并陪同至韶山等地参观,所以很熟悉。邓小平一见面就关心地问毛致用,你来江西几年了?

    毛致用说:“快四年了。”

    邓小平与吴官正也熟悉,他对吴官正说,你是从武汉来的。又问,来几年了?

    吴官正答:“五年多了。”

    江西是农业大省,邓小平十分关注江西的农业发展。他关切地问,江西去年的年景怎么样?

    毛致用说:“年景还好。1991年农业全面丰收,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了5.5%,工业总产值增长14%,财政收入增长10.3%,实现收支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2元。改革的步子是这些年来迈得最大的一年。”

    邓小平听了很满意,连声赞许说,那好。他对农民增收感到欣慰,说,农民收入702元,那不简单。

    接着邓小平又问,去年遭灾了没有?毛致用回答:“遭受到比较严重的旱灾,但农民积极性高,所以仍是一个丰收年。”

    吴官正说:“现在的问题是粮食压库严重,库存有140亿斤,其中在库外露天堆放的有40亿斤。”

    邓小平说,在粮食问题上,江西是做了贡献的。你们有困难可以向中央反映,你们有这个权利。对江西,中央要照顾一点。

    邓小平的记忆力很强,念念不忘江西人民以粮食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在三年困难时期,江西人民节衣缩食,艰苦奋斗,无私地调出大批粮食支援全国。1958—1959年度外调了9.5亿斤大米,1959—1960年度又调出14亿多斤大米,同时还补上库存1.18亿斤,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两个增加库存的省份之一。全国人民对此有口皆碑,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和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表扬。这次邓小平又旧事重提,说明党对做出了贡献的地区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把农民引上了富裕之路,江西广大农民从邓小平倡导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得到了实惠,看到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巨大威力,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市场经济大潮迅猛涌进封闭沉寂的土地。江西农业连年丰收,每年仍是全国调出粮食最多的省份之一,但是粮食库存也相应增加了。邓小平对江西解决粮食库存压力的关心和支持,使在场的省委、省政府领导深受教育和鼓舞。

    邓小平对江西的情况很了解,他指出,水旱灾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水土保持不好。要坚持把植树造林搞好,否则没希望。他问,你们植树造林怎么样?

    吴官正说:“这几年我们每年造林600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40.3%。”

    邓小平听了连连点头,说,那好。

    虽经长途乘车的劳顿,邓小平却毫无倦意。他兴致勃勃地听取了毛致用关于江西在治理整顿期间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情况汇报,高兴地说,治理整顿这几年,改革开放做了不少事。他指出,没有改革开放,治理整顿就不会有这么顺利。

    邓小平思路清晰,谈兴甚浓。他说,改革从农村起步,刚开始时有些同志想不通,存有疑虑,有的人还害怕是搞资本主义。但我们等待,既不给他们戴帽子,也不搞批判,做出成绩让他们看。后来认识逐步统一了,几年就都执行了。那时安徽有一个搞“傻子瓜子”的,收入上百万元,许多人反应强烈,主张动他。我说动不得。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涉及到一个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改革开放政策要稳定,不能变。1984年以来的几年经济上得快,是一个跳跃。农民收入多了,电器也进了农户,农村盖了许多新房。要看到这个作用,没有这个跳跃,治理整顿不会这么顺利。

    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强调指出,稳定发展我赞成。但是,只要能快一点还是要争取快一点。胆子要更大一点,放得更开一点。不能胆子没有了,雄心壮志也没有了。有机遇能跳还是要跳。

    这时邓楠插话说:“这个观点,老人家鼓吹了一路。”

    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快一点将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邓小平对江西和对全国的期望,也是时刻萦绕在邓小平心头的一件大事。邓小平接过邓楠的话,问毛致用、吴官正,我讲得对不对?

    毛致用说:“您讲的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搞快一点。”邓楠又插话说:“老人家对江西很有感情,在车上不停地讲到江西。”

    邓楠的话引起邓小平对峥嵘岁月的回忆。他深情地说,我对江西是有感情。邓小平指着毛致用、吴官正说,我在江西呆的时间比你们长。当初,我在瑞金当过县委书记,那是几个人推举的,后来中央认可了。那时苏区的工作,兴国是第一,瑞金是第二。

    沧桑几十载,弹指一挥间。1992年,距邓小平离开中央苏区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然而在邓小平的记忆中,当年苏区的斗争风云依然历历在目,苏区的干部、群众和一草一木都牵动着他的心。

    是的,邓小平对江西是有感情的,他时刻关注着江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注着这片红土地上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1991年9月,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60周年,他应江西省委、省政府之请,欣然命笔,书写了“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的题词,缅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对江西人民寄予厚望。

    邓小平这次途经鹰潭市已是他第三次来到江西东部这个新兴的城市了。如今的鹰潭市,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已建成为全国重要的铜业生产基地和铁路交通枢纽,赣东大市场开始形成。鹰潭的山山水水,都饱含着赣东北丰厚的革命历史传统和浓郁的文化意蕴,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它不愧为浙赣线和鹰夏线交汇点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望着站内站外的巨大变化,邓楠对邓小平说:“您记得吧,我们以前也到过鹰潭,是从南昌用小车送来的,从鹰潭乘火车回北京。”她指的这个日子,就是1973年2月19日和20日。

    邓小平风趣地说,我有“三个专”:从北京到江西是用“专机”送来的;从鹰潭到北京是挂了一节车厢,“专车”送去的;在301医院住院,一个人住一层楼,也是一个“专”。邓小平谈笑风生,气氛轻松活跃,引得在场的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时间过得真快,邓小平在鹰潭火车站,一晃半个多钟头就过去了。他老人家没喝一口水,也没有坐下休息,在月台上时而信步,时而驻足,与毛致用、吴官正侃侃而谈。

    快分别时,毛致用、吴官正依依不舍,对邓小平说:“我们大家都希望您老人家在江西住段时间。”是啊,他们表达了深受其惠的江西人民对倡导改革开放政策的邓小平的爱戴和崇敬,表达了老表们的热切心愿和对邓小平的想念之情。

    邓小平非常高兴,挥手打着招呼,满面笑容地说,等你们更发展了,再来麻烦你们。随后,他和毛致用、吴官正握手告别。列车一声长笛,驶出了鹰潭站,向上海方向疾驰而去。

“等你们更发展了再来!”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邓小平对江西人民的嘱托,他期望并相信江西这块红色的故土一定能够发展得更快些、更快些!

 

 

 

    四十二、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告诫:“这是你们上海最后一次机遇,这个机遇你们不要放过。浦东的开发是只能进,不能退,而且也没有退路。”

   

    2月初,邓小平来到上海。

    春节前的上海,洋溢着一派繁荣与欢乐的景象。

    前往车站迎接的上海市市委书记吴邦国、市长黄菊,握着邓小平的手激动地说:上海人民欢迎您来过年并指导上海的改革开放。邓小平微笑着说,我来过年,要看看南浦大桥,看看上海的经济发展情况。

    这是邓小平自1985年以来第五次与上海人民一起欢度春节。同前几次相比,今年春节在沪期间,邓小平情绪更高昂,活动更频繁。发表的讲话也较多。

    正月初四(2月7日),邓小平、杨尚昆来到了已经通车的南浦大桥。站在50米高的桥面上,望着大桥雄姿,邓小平由衷地称赞说,南浦大桥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真伟大。他指指大桥横梁上镶着的“南浦大桥”四个大字,说:看来我为大桥题的字,没有给大桥丢丑。一语惹起众人欢快的笑声。

    随后,邓小平、杨尚昆又驱车来到正在建设的杨浦大桥工地现场。工人们热烈鼓掌,欢迎老人家来视察工作。邓小平听取了工程负责人的汇报,观看了大桥的模型,再三勉励大家要精心施工,把这座世界上同类型桥梁中最大的桥建设好。

    2月8日晚上,邓小平、杨尚昆乘车观看了南京路夜景,并乘船游览了黄浦江。近几年,南京东路商店的霓虹灯已贯穿全街,外滩建筑群装上了新型泛光灯。入夜,到处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呈现一派“不夜城”的气象。邓小平、杨尚昆兴奋地说,南京路和外滩大放光明,上海大有变化。

    2月10日,邓小平来到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视察。

    这天,天气格外地好,一片春意盎然,没有一丝数九寒天的冷意。总经理陆德纯同志虽已经历了多次的中央领导同志视察接待工作,但仍然来回仔细检查接待的准备工作。公司的会议室还在建造之中,因此把接待室安排在硅片制造部,这样倒也方便首长们视察厂房、设备和生产情况。

    9时许,两辆大客车徐徐进入公司大门驶向公司的主厂房——硅片制造部,车门打开,仪表局党政领导和公司领导迎上去,邓小平同志和杨尚昆同志在市委吴邦国书记和黄菊市长的陪同下,走下车来。小平同志神采奕奕地来到接待室,仔细地倾听陆总经理介绍贝岭的产品、技术……时而拿起加工好的硅片察看,还饶有兴趣地看完了12分钟的贝岭简介录像。

    介绍完毕,总经理陪同小平同志视察生产线情况,由于集成电路生产要求洁净度极高,整个硅片加工生产是在封闭的净化车间里进行,因此小平同志是在观察窗前视察设备、生产等情况。陆总经理指着一台大束流离子注入机汇报说,这是经过国际巴统会批准首次引进到国内的IC生产主要设备。

    小平同志听了就问,它们姓“资”还是姓“社”。片刻,小平同志意味深长地说:它们姓“社”,资本主义国家的设备、技术、管理引进为我们所用就是姓“社”。他还分析了一个原来经济技术较发达国家,由于闭关自守而导致落后最终国家解体。

    陆总经理陪同小平同志在分析显微镜下观看集成电路的结构。小平同志看了高兴地说:电路一层一层如高楼大厦,并再三叮嘱这技术要高、高、更高。的确,集成电路的技术要高而又高。贝岭公司在国内是首家规模生产2.4—3微米的集成电路的微电子企业,但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还大,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省都生产0.8微米的集成电路,有的还能生产更高水平的集成电路。微电子工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平同志关心着微电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视察结束时,小平同志和公司科技人员代表合影留念,他寄希望于科技人员更加奋发努力把经济搞上去。

    春光明媚,风和日丽。2月12日,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国家主席杨尚昆,在市委书记吴邦国、市长黄菊等领导的陪同下,乘两辆面包车到闵行开发区视察。这也是小平同志第三次视察闵行。

    清晨,小平同志视察了杨浦大桥后,马不停蹄、风尘仆仆,赶30多公里到达闵行。上午9点钟左右,车子到达闵行紫藤宾馆,小平同志精神矍铄、兴致盎然,在小女儿毛毛的搀扶下,走进多功能大厅,坐在闵行开发区的模型前。闵行联合发展总公司总经理鲁又鸣简要汇报了闵行开发区几年来发展过程和业绩。当鲁总经理汇报到投资回报率,投入1美元创造出相当于基础设施投资的2.8倍时,小平同志高兴地插话,这就是社会主义嘛!(这种合资开发)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的。

    小平同志边听边插话。他说:安徽凤阳开始搞承包责任制时,也有人不理解,三年之后,大家都理解了。所以,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些,敢于试,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不知不觉中,预定视察的时间早已超过了。

    2月13日,邓小平、杨尚昆在住地听取了上海市的工作汇报。邓小平对上海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做了许多重要的讲话。他说,上海目前完全有条件搞得更快一点。上海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辐射面宽。上海民心比较顺,这是一股无穷的力量。上海一年就有很大的变化,三年会有更大的变化。

    对于浦东建设,邓小平说,浦东开发晚了,这是我的失误。当时建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上、外资情况上考虑,没有考虑到人的因素。上海人聪明,你们失去了一次机遇。

    吴邦国、黄菊向他汇报说,90年代是上海发展的一次机遇。我们正根据您老人家的意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抓紧工作。这时,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告诫说:这是你们上海最后一次机遇。这个机遇你们不要放过。现在浦东的开发是只能进、不能退,而且也没有退路。浦东开发是晚了,这是件坏事,但是也是好事,你们可以借鉴广东的经验,可以搞得好一点,搞得现代化一点,起点高一点,后来居上,我相信这一点。到1995年,浦东就会有大的变化,我还可以看得到。

    2月18日,正是中国人民传统的元宵节。晚上,邓小平兴致勃勃地来到沉浸在节日气氛之中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

    邓小平同志在市委书记吴邦国、市长黄菊等领导的陪同下,乘6号电梯来到了三楼服装商场。他老人家一出电梯,三楼商场立即沸腾起来,人们奔走相告:“邓小平同志来了!邓小平同志来了!”

    小平同志一面听吴总经理介绍商店的基本情况,一面走进了呢绒柜台。吴邦国书记指着马桂宁同志介绍说:“这位是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党员马桂宁同志,他在卖布的同时研究顾客心理学,还能编书呢。”

    邓小平同志握着马桂宁的手,连声说:“好!好!”

    马桂宁激动地对老人家说:“衷心祝您健康长寿,感谢您对我们营业员的关心和鼓励。”

    吴邦国书记向邓小平同志提议说:“您和马桂宁同志合个影怎么样?”

    小平同志欣然答应,并主动向马桂宁靠近了一步。这时,簇拥在周围的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一珍贵的镜头。

    接着,邓小平同志一行人沿着柜台仔细观看陈列的各类服装。吴总经理向邓小平同志介绍说,1991年一店销售额为9.6亿元,为全国同行业第一。1992年1月19日的日销售额达到777万元。我们有信心争取今年的销售额继续保持全国第一。邓小平同志满意地笑了。

    邓小平同志参观完三楼的服装柜台,正准备走向电梯时,看见不远处有一个文具柜台,便信步走上前去,饶有兴致地看起了里面的文具。正在附近的马桂宁同志立即走过来当起了“临时营业员”。他热情地向邓小平同志一一介绍各种新款铅笔、圆珠笔和各式异型橡皮。小平同志的女儿在一旁说:“您就买一点吧。”邓小平同志当即表示赞同,由女儿代付款买了四盒铅笔和四支口红形橡皮,准备送给孙子孙女们。马桂宁用包扎纸将铅笔橡皮包好,装进塑料袋递给了邓小平同志,吴邦国书记在一旁笑着对他说:“马桂宁同志在为您提供优质服务啊。”一句话说得邓小平同志笑了,马桂宁也笑了,周围的人都笑了。

    离开了三楼商场,在电梯里,邓小平同志的女儿对父亲说:“这可是建国以来您第二次亲自到商场买东西。”

    事后,家人问邓小平在店里看到些什么,他幽默地说,“我看到的是一片人噢!”面对创造着上海今天和明天的人民群众,老人家心中荡漾着无限的春意。

    邓小平视察上海,使浦江两岸涌现一股澎湃的春潮。人们都在思考、探索和策划:如何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奋起直追?失去这次机遇等于意味着衰弱,意味着沉沦。(完)

 

文章录入:百草园    责任编辑:百草园 
  • 上一篇文章:

  •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
    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
    一分钟!习近平最新谈斗争…
    习近平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
    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
    我校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
    校党委举行主题教育集体研学…
    我校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电大(教院)召开期末总结大…
    魏文芳参加机关一支部主题党…
    我校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学校举行庆祝建党98周年暨党…

    主办:江南注册-江南(中国)党委宣传部  《南湖舫》频道承办:马克思主义学院

    电话:0719-8126126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湖北工业职院大学生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