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当选作协主席年龄创记录 被称代表平民时代
【来源:中国新闻网】
[提要] 铁凝以49岁年龄当选首位中国任作协主席的女作家,突破了人们对中国作协的印象。作家孙云晓称中国平民时代到来了。海岩则称,作为男作家,有一位女性担任作协主要领导职务,让我感觉更温暖。铁凝表示“为同行争得一些利益,我觉得挺好…”
作为首位当选中国作协的女作家,铁凝四十九岁年龄突破了人们一向对中国作协的印象。
与前两任相比,茅盾在五十三岁时走马上任,巴金则以八十高龄担任该职;本届作协主席年龄首次降至五十岁以下。
在担任作协主席之前,铁凝身兼中国作协副主席和河北省作协主席。此前舆论认为,铁凝当官,“人情多、是非少”。
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她曾表示“我的本质还是一个作家,我的注意力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上”,而对于官员身份,她坦言“确实有很多麻烦,需要去付出”,于是在那段时间里,她也必须去为河北作协要钱或者解决作家的个人困难,“为同行争得一些利益,我觉得挺好……觉得被别人需要,是你最高兴的时候”。
中国作协副主席谭谈如是评论铁凝——具备良好亲和力,能保证文学界的团结、稳定、发展。
如果说这还只是一个官员对另一个官员评价的话,那么作家孙云晓在其博客中的表白或许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中国巨人时代结束了,平民时代到来了。”
这位擅长写儿童文学报告的作家认为,第一,铁凝是一位真正的作家,有一系列佳作代表她的文学创作功力;第二,她人品好,在作家中有凝聚力。
“选同辈人当作协主席,有些人可能感觉不如选茅盾、巴金这样的文学巨匠。其实,巨匠是历史造就的,我希望选年富力强、有活力的作家担任作协主席。”作家海岩的话或许能解释之前关于作协主席人选存在的争议问题,而他的话一定也道出一部分人的心声,“作协主席不应该是一个虚职。”
这位在商业上相当成功,同时也是中国作协会员的作家表示,作协在体制变化的时代,它对作家的意义、对文学界的作用是受到关注的。除了组织、团结作家,进行文学理论研究等具体工作,作协更要对中国文学事业担负起领导责任。
“作为男作家,有一位女性担任作协主要领导职务,让我感觉更温暖”,海岩甚至这样表示。
而此次作代会最年轻的作家恰好也是一位女性——葛竞,“铁凝作为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在茅盾、巴金之后当选作协主席,是作协年轻化的标志。女作家当作协主席我觉得很骄傲”。
此间有媒体以《作协重启玫瑰之门作家肩负良知期望》为标题作社论,旗帜鲜明地表示,“相较于前两任作协主席要么身兼数职、社会事务繁重,要么年老体弱、心有余而力不足,人们对年轻的铁凝更寄予厚望,不仅仅是期望她荣升以后还能继续写出好作品,更期望她能以特殊的作协体制为中国作家的创作良知而摇旗呐喊。”
铁凝:三重身份的和谐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曹国厂
冀中平原那密密实实的青纱帐,太行山区的民间气息,还有那双既注目都市又关注山野的眼睛,引领着铁凝走进生活、阅读人生,滋润着她创作出一部又一部求新求变的佳作。
作为一位年仅49岁却有着30年创作经历的当代作家,铁凝和她的作品早已为众多读者所熟悉。
有人说,“铁凝有三种身份角色:政治身份、作家身份、女性身份。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要使这三重身份和谐统一而不发生异化,这是一种很高的人生智慧。”事实上,她的智慧在于对燕赵大地的土地和农民的热爱及对文学的执著。
铁凝和她的著作
铁凝于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短篇小说《哦,香雪》《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逃跑》,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共300多万字,结集出版40余种。1996年出版5卷本《铁凝文集》,次年出版4卷本《铁凝自选集》。
《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六月的话题》分别获全国中、短篇小说奖;1997年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1年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另有多部作品获得《人民文学》《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各大期刊奖共30余项。
可以说,农村少女“香雪”和那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成就了铁凝。根据这两部著作改编的电影《香雪》和《红衣少女》,分别获得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和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2003年在《小说选刊》举办的由读者投票的评选中,铁凝入选读者最喜爱的“新世纪十大小说家”。目前她的部分作品在香港和台湾出版,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俄、韩、丹麦、西班牙等文字出版。
作家应关心政治
在一些作家看来,似乎越远离政治越好,而铁凝则直言不讳:“作家应参与现实,关心政治。”
作为文学界在政协的一名代表,政协河北省第八、第九届常委,铁凝在工作中越来越感受到,学习对于提高一名政协委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政协委员履行职能能力,充分履行政协委员的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她说,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即使是写一个偏远地区的小人物,也透露出作家对民族命运和人类生存现状的关注,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这是作品的根基所在。文学作品即使是表现小人物,也应展示给读者强大的现实感。
铁凝认为,文学的终极目的不在个人的小悲欢,而是通过人物的悲欢反映现实。作家要多一些站在人类高度的大悲悯情怀,少一些个人的小情小调。
人如其文,文如其人
原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小放评价铁凝说,她善于在凡俗的生活中发现新,发现美。她虽然生在大城市,但她非常热爱亲近燕赵大地的土地和农民。铁凝高中毕业后就下乡插队,华北平原朴厚的土地给了她文学的气度和情感的美质。后来她写了一系列反映平原、山区的小说、散文,也是她文学中最为苍朴醇厚的部分。
铁凝对文学是执著的,敬畏的。她的眼睛既关注着都市,也关注着山野。她几乎每年都去挂过职的太行山区,看看那里的干部百姓,呼吸一下民间的气息,她的眼睛总能在时代的变迁中发现那些迷人的“秀色”。
她性情随和、心地善良,从来不摆名人架子。有乡下的文学青年来求见,她总是热情接待,有时还将签名书相赠。她重情义,文友有困难总千方百计给予帮助。作家贾大山英年早逝,铁凝亲自筹划,出版了《贾大山小说集》,并写了感人的序言……
铁凝人如其文,文如其人。这是诸多读过铁凝作品且见过铁凝的人共有的感觉。作家汪曾祺在《铁凝印象》里写道:“上帝在人的样板里挑了一个最好的造成了铁凝,又聪明又好看”。
河北省赵县作家协会主席赵长青说:“我第一次读到铁凝的作品,是她的那篇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哦,香雪》。香雪,一个多么纯美的小女孩儿呀!我仿佛看见那个小女孩儿,腼腆地微笑着站在我的面前。她是一个如诗般纯美的小女孩儿!她多么可爱!而铁凝的行文更是如诗,正如孙犁所言,‘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我喜爱这样的平易朴实、感情真挚的文字。”
读书,要抛却功利心
作为一个小说家,铁凝对阅读的观点是,读书不能带有太强的功利心和太具体的目的,特别是一个小说家,除了小说之外的一些东西也要读,它可以开阔你的视野,可以使生命双倍延长,从小说以外的书籍里你可以获得另外一种生活,这样你的生命也就丰富了。所以,阅读在铁凝的个人生活里是非常重要而且很愉快的一部分。
铁凝认为,读书得从兴趣出发,不喜欢的书不要去硬读。“读不下去,你怎么获得营养啊?也许随着年龄以及阅历的增长,你会发现你漏过了一些值得你去读的书。对一个小说家来说,读得越杂越好。毕竟任何一本好书给读者的营养是缓慢渗透的。”
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的作品可能很多人都读过,包括那部《约翰克利斯朵夫》。但许多年过后,又有谁能清楚地记得这部作品扉页上的题记写的是什么?“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湮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铁凝依然记得。
写作,是一种使命
铁凝说,文学已不再具备指点江山的功效,但还是可以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起到很大作用,作家还是应该为捍卫人类精神的高贵、心灵的美丽而写作。因此,她笔下的故事人物千变万化,但其核心“好奇善意,积极向上”是不变的。
“写作对我而言是一种使命,我别无选择,只有写作才能使我获得满足感、成功感和乐趣。写书是希望带给读者快乐,如留下一份礼物。”铁凝是怀着这样的美好愿望从事文学创作的,难怪读者能从她的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
她说:“正是这种使命感,让我能够像农民对土地深深地弯下腰去那样,对生活深深地弯下腰去,以更宽广的胸襟营养心灵、体验生活;不敷衍我们所处的时代,不敷衍我的笔、我的灵魂、我的读者。”